(记者雷雯雯 )近日,房管局公布了今年最后一批保障房住户名单,共173户。据了解,今年,我市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2万套,其中:廉租住房8000套、经适房5000套、限价房5000套、公租房3.4万套。26.3万户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项目多 配套好
在今年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中心城区包括了清江美庐、胜天雅筑、隆兴嘉苑、翠屏北里、东城美地、竹林居、东锦瑞苑、锦尚春天(A区)、锦尚春天(B区)、锦尚天华等十多个项目,保障性住房虽然项目都位于三环或三环外,但其周边配套非常完善,不仅在项目周围拥有众多的大型生态公园,而且教育资源和商业配套都成体系.
廉租户王毓春是今年1月30日住进“东方丽苑”的用户之一,“环境好,配套全,出行方便”是她对廉租房的初步印象。“东方丽苑”由7栋29层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混合配建而成,占地34083平方米的小区内,配备有绿化带、健身区、游乐设施等。小区周围,建有建设银行(601939,股吧)龙潭工业园分理处,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英语实验校、皇艺幼儿园等。与此同时,交通线路也四通八达,21路、532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可直达小区。“这是真正给我们老百姓建的好房子。” 王毓春感叹道。
多渠道融资
成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不断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土地供应,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成都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目前已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起以土地净收益提取10%、公积金增值收益划转、财政预算安排为主的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中,建立起住房保障建设的长效机制。
成都市城乡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住房保障工作任务繁重,资金需求巨大,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保证大规模可持续投入。为此,成都在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据了解,2月24日,成都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政府组织推动,银行独立审贷,运用多样化金融工具,实现市场化方式运作”,共同努力充实成都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需求。国家开发银行还将通过规划、顾问、信贷融资、综合金融服务等多种形式给予支持,加快推进成都市保障性住房发展。
同时,郊区(市)县也在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据龙泉驿区房管局介绍,该区通过引进信托资金建设新居工程、创建城乡统筹基金缓解保障住房建设困难、以货币代实物补贴困难教师购房等多种方式,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输血”。
公正审查制度
“为确保公正性和真实性,我们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准入审查力度和密度。”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房管部门已建立起覆盖全域成都的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会对申请对象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住房档案和商品房备案信息的核实,实时跟踪保障对象的房产情况。
成都市在保障性住房租售过程中,建立了房源信息、申购条件、办理程序、现场销售“四公开”制度,实施申请、初审、复核、排序、公示、配房“六步走”程序,并建立起街道、区房管局、民政局和市级住房保障机构“三级审核”机制,层层把关,严格掌握标准。
“我们进行的是近距离、不间断的调查,首先由物管企业对入住廉租户的消费行为进行初步调查,再在入户、年审中做下一步更深入的调查。”公共住房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宗斌介绍说.
保障房“十二五”建设
据了解,成都将在“十二五”期间全域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共2000万平方米,是“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量的5.6倍。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成都还将建立分区域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以实现“全域覆盖”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