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灾区群众的牵挂,9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带领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我市“9·18”特大洪灾重灾区,察看渠江流域洪涝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刘奇葆强调,要把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好,科学重建灾后美好新家园,打一场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攻坚战,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和灌溉用水水平,推动川东北地区水利事业跨越发展,彻底根治水患,促进发展,造福人民。市委书记焦伟侠,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陪同察看慰问。
“9·18”特大洪灾中,渠县60个乡镇全部受灾,全县工业、农业、商业遭受重创,群众住房、公路交通、市政设施、公益设施损毁严重。位于南部、渠江西岸的李渡乡更是遭遇毁灭冲击——场镇街道被洪水浸泡7个多小时,洪水淹没最深处达25米。洪峰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淹没面积之大、经济损失之重,远超去年“7·18”特大洪灾。
抵达李渡乡时,乡党委政府正积极组织群众清理淤泥、消毒防疫。刘奇葆同干部群众一一握手,致以亲切的慰问。受灾群众是否安置妥当,吃水是否解决,防疫工作开展如何?是刘奇葆最为关心的事情。在得到当地乡镇干部肯定的回答后,刘奇葆放下心来。他强调,当前第一位的任务是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全面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科学重建灾后美好新家园。要把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好。及时把帐篷、棉被、衣物等救灾物资和米、面、油、蔬菜等基本生活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他们有安全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当前气温逐步转冷,要帮助受灾群众扎实做好防寒工作,对困难群众给予特殊救助,不让群众受冷挨冻。要抓紧开展清淤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发动群众、专群结合、进村入户,扎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对洪水淹没区域和群众安置点进行全面防疫消杀,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组织群众自觉搞好环境卫生,宣传普及灾后卫生防疫知识,防止大灾之后出现疫情。要组织力量抓紧抢修和恢复损毁道路、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尽快恢复生产、开展灾后重建创造条件。要按照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要求,学习借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选址,避开行洪区,避开地质灾害点,避开危险区域,统一规划,科学重建美好新家园,尽早让受灾群众搬进新居。
刘奇葆还逐家逐户询问群众受灾和基本生活情况。在街道一正在营业的小卖部前,刘奇葆停下脚步。洪峰到来时,洪水瞬间淹至该楼房三楼,墙上5米多高处洪水冲过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刘奇葆同房主亲切握手,关切询问了解损失情况,当得知水退后,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开展清淤、消杀,小卖部很快就重新开业时,刘奇葆称赞说:“好!你们勤劳勇敢,一定能战胜洪灾。”刘奇葆转身叮嘱当地干部,要抓紧组织力量检查城镇被淹房屋特别是危房的安全情况,除险加固,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离开小卖部,刘奇葆来到街上,向群众挥手致意问好,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大家纷纷涌上前来和省委书记握手,感谢省委、省政府对灾区的关怀,表示有信心有决心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刘奇葆对我市抗洪救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次“9·18”洪灾,成灾原因复杂,范围广、强度大、速度快、时间长,是一次累加式的特大洪灾。市各级党委政府在这场历史罕见的洪灾中,反应迅速,提前预警,措施得力,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及时转移受灾群众,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水平。
刘奇葆要求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再接再厉,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强化防汛减灾各项措施,扎实做好群众安置、清淤防疫、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努力夺取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刘奇葆强调,要立足从根本上解除水患威胁,抓住中央大力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打一场渠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攻坚战,推动川东北地区水利事业跨越发展,彻底根治水患,促进发展,造福人民。要按照上蓄下泄、蓄泄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渠江流域防洪减灾规划和灌溉用水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上游区域规划建设一批水库,提高蓄洪能力;在下游区域开展河道疏浚整治,提高泄洪能力。要区分轻重缓急,排出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建设,采取激励性措施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发挥效益。在加快建设防洪减灾工程的同时,要同步推进配套渠系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水平。要做好流域内的航电开发规划和建设,形成通航和发电能力,实现全流域的有效综合治理。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古正举,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陈中华,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天满,副市长王全兴、徐承等陪同察看慰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