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全市第11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在县召开。通过实地观摩、集中检阅,各地各部门再比状态、再比干劲、再比办法、再比成效,以期不断提高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为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与会者参观了宣汉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整洁规范焕然一新的新桥街、以人为本造福居民的民歌广场、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门前双三包”制度、提档升级城区面貌的西区新貌、生态亲水的杨家河景区、有效解决场镇污水直排的君塘生活污水处理站、堪比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黄金槽加油站、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巴人大道……宣汉县着力打造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亮点让人们眼前一亮,认为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敢于啃硬骨头,突破的都是难点、重点,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变化。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到思想统一、行动迅速、组织有序、工作有力,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为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作出新的贡献。
何健指出,下一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要坚持把治理“五乱”作为当务之急,着力在防止反弹、长效保持上下功夫、见成效;二要坚持把硬件建设作为基本要求,着力在完善设施、夯实基础上下功夫、见成效;三要坚持把风貌塑造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在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上下功夫、见成效;四要坚持把典型引路作为有效手段,着力在示范带动、创先争优上下功夫、见成效;五要坚持把常态治理作为根本保证,着力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上下功夫、见成效。
何健指出,当前,“五乱”回潮是影响城乡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反复抓、求长效。一要畅通美化城市出口;二要大力整治背街小巷;三要加大面上整治。公用设施欠账是城乡环境难治、难保持的关键因素,要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绿化建设。
何健认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到现阶段,风貌塑造既是难点,也是亮点。要继续加大城镇街道立面清理和风貌打造力度,统一规划店招,做到鲜亮、明快、现代,摆脱“农村版”形象,推动风貌建设再上新台阶。风貌改造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注重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建筑特色,切实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要按照“便利、多样、现代、开放、富有人文特色”的要求,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工作,同时,加快拆除国、省公路沿线农房院坝围栏,还道于民。
会议还对我市“9·18”特大洪灾的灾后重建进行了安排部署。
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平林主持会议并就贯彻会议精神作了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新权,副市长王全兴,市政协副主席梅榕出席会议。
县在大会上介绍了该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就承办全市第12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作了表态性发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