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关注困难群体、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选址、规划等方面下功夫,力争让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有房住、住得好。
67岁的谭中珍大妈是县的一名低保户,十多年来,谭大妈和老伴、女儿、还有孙子三代五口长年子住。随着房租的不断上涨,谭大妈一家有些承受不住了。
【同期声】县居民 谭中珍:才开始1500一年,涨到2000,2000涨到3000,3000涨到4000,4000涨到5500了,这个经济压力太大了,我们承受不了。
2008年,县启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今年三月,谭中珍一家作为首批廉住户搬进了县城东边的惠民小区。在谭大妈家我们看到,房屋面积大概有50平米,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不久前,谭大妈的孙子还在这里娶了媳妇。
【同期声】县居民 谭中珍:我们14年搬了9次家,现在我们住进廉,有个固定的家,(房租)一年才480,悬殊得太远了,我们太高兴了,给了我们最大的幸福。
惠民小区建筑面积共1.87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余万元,投入使用后,解决了县348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大问题。
【同期声】四川台记者 代鑫:从惠民小区出来,步行10分钟,我们就看到这么一家农贸市场,而在惠民小区附近1公里(范围内)还有两所学校、三家医院、多个超市,可谓生活非常的方便。
【同期声】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 王伟:我们在规划选址上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方便,尽量离学校近,离医院近,离购物点近,而且交通便利,二是安全,离河道远,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让城镇低收入群众有房住,而且能住上好房,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2008年以来,我市新增廉租住房1.35万套,新建经济适用房1236套,廉租补贴惠及住房困难群众3.5万户。今后五年,我市还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17万套。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