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切实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奋战“十二五”,建设新巴中。
◎ 总体要求
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切实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
权威论述:这是从巴中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理性思考的结果,坚持立足于快、着眼于好,快字当头、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快”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是发展速度上必须更快。我市还处于基础弱、欠发达、低水平的状况,只有以更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实现总体上的追赶和某些方面的跨越,才能最终实现我市的全面发展。这个“快”,是科学发展基础上的“快”。我们追求有质量的加快发展,而不是只要速度。总体上,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追赶先进,缩小差距。同时,也必须在现有条件下,甚至是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和某些阶段实现跨越发展。
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快速度的发展,要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目标。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高水平的发展,要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努力实现产业、技术、质量、效益的新跨越。跨越式发展是一种赶超先进的发展,要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前提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至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不仅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而且也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即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奋斗目标
“两地、两区、一中心”
权威论述:把巴中加快建设成为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他、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
◎发展路径
由传统农业经济主导发展成为由现代工业经济主导,由“老、边、山”地区发展成为区域开放高地、区域枢纽联结地、区域中心城市,由典型的贫困落后地区发展成为民生改善先行区。
必须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始终以城乡统筹理念谋划全局,以开放合作聚集发动力,以项目带动统揽经济工作,以产业发展实现民生改善。
城乡统筹:城镇和乡村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藩篱,在城乡规划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管理制度和城乡收入分配等方面,实行统筹安排,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 市情再认识
发展阶段:基础弱、欠发达、低水平,还处于传统农业发展期、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期。
基本现状: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发展优势:具有区域中心的“地利”、西部大开发和产业大转移的“天时”、加快老区发展的“人和”等后发优势。
权威论述:巴中目前正处在爬坡上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立足巴中看巴中,我们具有坚韧的发展能力;跳出巴中看巴中,我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着眼当前看巴中,我们具有十分紧迫的发展要求。
用经济地理的眼光、用开放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具有突出的后发优势。第一,我们有区域中心的“地利”。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于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的中间区域,处于中国地理版图的腹心地带。随着交通条件的加快改善,两三年后,就具有了南联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的区位优势。第二,我们有西部大开发和产业大转移的“天时”。今后十年,中央将给予西部更多的政策、资金、人才的支持。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及成都、重庆、西安等主要城市产业向周边转移的大势不可阻挡。巴中在土地、旅游等自然资源、要素成本、市场潜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第三,我们有加快老区发展的“人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关怀巴中革命老区建设。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及红军将帅亲属,始终为我们加快发展奔走呼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