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一再强调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并购交易比去年猛增一倍。有机构预期,如果调控继续维持3~6个月,非主营房地产企业可能抛售的资产、股权市值将超过3000亿元。抄底“房企”,明年果真是绝佳时机吗?
浙江的一家民企,手握数亿元资金,一直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向,寻求介入机会。而更多的企业已抓紧时机入市。
记者了解到,由于资金链日益紧张,不少中小房企转让股权债权、抛售房产、在建项目等实物资产,“断腕”求生。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1月至12月上半月,股权交易市场共出现491宗房地产行业股权及资产交易(不包含关联交易),涉及金额超过1300亿元。
其中,房地产为主业企业的产权交易多达253宗,约为去年全年同业并购宗数的2倍,并购金额超过900亿元。此外,从股权交易比例来看,房地产平均股权交易比例已高达54%,100%股权交易占20%。
这些还仅是公开资料的统计,私底下的暗流涌动并不在内。在长三角、珠三角,一些手握资金的地产基金正四处搜寻目标。“目前我们正在跟广州一家企业接触。”深圳一家私募地产基金公司的经理向记者表示。
外行资金逃离房地产
除了中小房企,一些外行资本也在加紧剥离房地产业务。
11月19日,天富热电(600509,股吧)公告称,公司以4.02亿元的价格将旗下的天富房产100%股权转让。11月22日,水井坊(600779,股吧)也发布公告称,拟剥离郫县房地产开发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包括东方航空(600115,股吧)、西部矿业(601168,股吧)、江苏舜天(600287,股吧)、酒鬼酒业、安徽金种子等主业非地产业务的公司,正逐步从该领域撤资或减少相关资产配置。最近一年来,很多央企也先后剥离房地产业务。
“非房地产主业企业剥离房地产业务,几乎支撑起此轮房企并购潮的半壁江山。”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今年以来,涉及非房地产主业企业的房地产产权交易达238宗,总金额超过400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