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捷)昨日,记者从思源、中原等多家经纪公司获悉,1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9615元/平米,环比下降3.85%,这也是全市均价自2010年7月以来的16个月后,再次跌破2万元/平米。
探因:五环外供应放量是主因
众多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自限购以来,投资性需求已基本得到抑制,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购房者九成为刚需群体。数据统计显示近八成购房者选择在五环外的近郊区县置业。而自去年以来,80%的土地成交都集中在五环外区域,改变了内城区土地供应的格局,同时也支持了京郊楼市的持续放量;其次,随着近期通州、大兴、房山等以往的热点板块连续出现成本价卖房、降价潮此起彼伏已经影响到了全市整体成交价格水平。
“虽然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有所下调,释放出4000亿资金,但本次银根的放松并非针对房地产行业,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十分有限,所以房企面临的资金压力依然很大,难以扭转房价下行的趋势。”某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
观点:判断房价下行根据尚不充分
“均价跌破2万元和楼市未来的预期并没有特别的必然联系。”思源经纪副总任莉对记者表示,北京楼市的区域表现参差不齐,很难用一个平均数来说明全部市场的情况。如果分区域来看11月商品住宅销售排行前三,位于朝阳区的太阳公元、顺义区的誉天下及昌平区的中海尚湖世家的销售均价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她认为,判断楼市走势应该综合对比各个区域的数据,未来楼市的走势随着政策及多重因素还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