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市供销社办公大楼被纳入城市规划用地,土地被征收,大楼成了拆迁对象,但一直未拆除,历时8年之久。11月6日,在4台挖掘机和1台高臂液压剪连续作业27小时后,大楼被成功拆除。
曾经 这座大楼拆了8年 纹丝不动
“1993年,巴中建地区,各部门陆续设立,但大部分都是租房办公。隶属于贸易局的供销社也不例外,在西华街租房办公。随着条件的逐步完善成熟,各部门开始建办公大楼。”市供销社一老干部向记者介绍,1995年,供销社从贸易局分离出来,正式挂牌成立。在规划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许可下,由单位、职工和企业共同集资修建供销大楼。当年年底,建筑面积6219平方米的供销社办公大楼在江北大道开工建设。1997年竣工验收,1998年,供销社干部职工搬进大楼,2004年,市政大楼选址于供销社办公大楼后,并规划修建城市广场。大楼土地被征收,列入了城市广场规划中。
列入了规划中,就意味着拆除。
“当时,相关部门就下达了拆除通知书,一直都在说拆,必须拆,都没有拆掉。”市供销社一职工说。当记者问及为何拆不掉时,他只说了一句“一言难尽”,便沉默不语。
“市供销社办公大楼位于公共绿化范围内,且属于城市广场的一部分,如果不拆除便会影响城市形象,影响市政道路的建设,2004年该楼被纳入拆迁之列。”市住建局副局长谭功泰介绍,但由于市供销社以企业为主,且该座楼属于联建房,拆除该楼就涉及到企业投资、职工投资和银行借贷等诸多问题。当时,尽管市委、市政府数次商谈拆迁,但均没有结果。8年时间里,这座大楼依然立在市政大楼前面。
如今 仅用27小时 大楼成了废墟
11月5日下午1时,市供销社大楼外围拉起了蓝色警戒线,4台挖掘机和1台高臂液压剪在市供销大楼前一字排开,200名城管执法局人员、40名公安、50名巴州区基层干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现场维持秩序,数名戴着头盔的工人开始对整座大楼进行清场。
一直坚守在拆迁现场的市城管执法局局长罗鸿宾说,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没有采取爆破方式,而是使用了和爆破用时差不多的机械拆除方式,同时,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有序完成拆除任务,实行晚上不停工、连续作业。
6日凌晨5时,在轰鸣声中,2台挖掘机开始对供销办公大楼底楼进行掏空拆除。
上午9时许,天空下着大雨,但并未影响拆除进度,现场仍旧一片忙碌,在挖掘机铁臂的挥动下,一块块墙体落下,警戒线外,执勤的公安坚守着岗位。
下午3时,高臂液压剪长达26米的铁臂伸向大楼最高层,供销社办公大楼承重墙被拆除。
下午4时20分,在众多市民关注的目光下,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市供销社办公大楼顷刻间倒塌,一座拆了8年之久的大楼终于在市民关注的目光中成功拆除。
决策 结束市民“8年之痛”
在供销办公大楼倒塌的那一刻,现场掌声雷动,围观的市民发出了阵阵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欢呼声,流露出他们内心的激动;这欢呼声,表明了他们对该座大楼的长久关注;这欢呼声,也呐喊出他们多年的期待;这欢呼声,更是体现了他们对市委、市政府作出这一果断决策的充分肯定。
“这座楼房早就该拆了,太影响巴城形象了。”从5日拆除供销办公大楼开始,就一直关注拆除进展的退休教师赵光美在看到供销办公大楼倒塌的瞬间激动地说,“之前每天经过这座楼前时,都不免心中隐隐作痛,一座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建筑就这样在市政大楼前高高屹立了8年!”
“整个广场看起来一下子宽阔了许多。”亲眼看到市供销办公大楼被拆除的市民冯先生感慨万千,“这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顺应民心的结果,巴城一定会更美丽,群众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拆了8年都未拆掉的大楼,为何如今却能在短短27个小时成功拆除?
“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策果断的结果。市供销社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全力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市供销社主任赵开珍说,“拆除工作得到了供销社职工的大力支持!”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罗鸿宾介绍,今年以来,巴城加大风貌改造力度,对8年前就被下达了拆除通知书的供销办公大楼,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决心,并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前期工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商讨。在市供销社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使先前的一些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11月4日,市政府开会决定并通知市城管执法局于5日对市供销办公大楼进行拆除。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