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对于深圳不少片区的新房来说,深圳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在深圳新房“跌”声一片中,各大开发商也都把“限价”和“”作为最大的营销卖点积极拉拢购房者,不过各个片区的深圳新盘到底降价多少,到底均价是否如其宣传的一样,大多数购房者并不得而知。近日,有购房者向记者表示,在看了一些楼盘的“”和“均价××元”的宣传后去看楼,却常常找不到开发商所讲的“低价”的房子,“限价成了一种忽悠”。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推出的特价房常常由于房源稀少很难买到,而当购房者去的时候看中的也往往高于所宣传的“限价”和“均价”标准,销售“均价”真假被质疑。业内人士表示,深圳新房确有降价,只不过的幅度距离老百姓的期望仍有距离。
“低价房特价房总是买不到”
记者粗略统计,进入9月、10月,深圳以万科、招商为代表的开发商都领先于市场先期降价迎合市场,目前已经有万科公园里、招商果岭、招商观园以及花半里等项目或以低于预期入市,业内将这些开发商以价换量看做是市场积极行为并将带动其他。
不过也有购房者向记者反映,房企宣称多少均价、以多少的底价起,而购房者实际去却很少能买到这些低价。林小姐告诉记者,比如万科公园里时宣称1.3万元起,均价1.6万元带精,而当她在第二天去时则发现,不仅1.3万元的底价单位早已没有,而且只有唯一89平方米的户型能达到均价1.6万元,其他朝向更好一些的大户型单位均价都在2万元左右,“三种中只有一种有1.6万元的均价,加起来均价一定高于这个数”,林小姐表示。
而在福田某广告公司工作的周小姐则表示,其被1.3万元起的公园里广告宣传吸引前来,“没想到低价房楼层很差,均价1.6万元左右的房子稍显一般,自己真正要买的房型均价要上到2万元,从1.3万到2万元差距实在太大”。甚至记者碰到的购房者中也有表示,现在在售的公园里都是2万元左右的均价,如果拿这个和同片区的信义荔山公馆等小区比,其低价入市一说十分牵强。
而位于罗湖的兰亭国际此前销售一直在2.7万元左右,该常常拿出仅数套左右的特价房以2.2万元的特价销售,购房者就表示,虽然是了,但是特价稀少永远买不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