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到2015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将提高到5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62%;市民也将在“十二五”时期享受到健康“一卡通”等实惠。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近日出台的《成都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成都要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部科技中心,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动力,让市民过上更有“科技含量”的现代生活。
关键词:总体目标
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
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科技“软实力”深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据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介绍,“十一五”期间,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876家,全市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达到20家。2010年,成都被科技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同时被两部委批准为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城市,在西部地区独此一家。
力求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成都要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到2015年,全市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5%以上,国家级研发中心达100家,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8人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件以上,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23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成为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关键词:支撑产业
八大领域主营收入破1.6万亿
根据规划,成都将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等八大科技产业化工程,以技术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攻克600项以上关键技术,开发900个以上重点新产品,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600家以上,支撑八大领域主营收入突破160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成都将实施移动互联网、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物联网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在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型平板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等方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方面,将建国一流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据丁小斌介绍,作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发展城市,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强。
新能源产业方面,成都将积极研发太阳能、核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和相关装备制造,实施高效太阳能科技产业化等工程,建成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公交、出租、公务和专用车等公共服务领域,将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示范,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关键词:服务民生
实现市民健康“一卡通”
规划从推动教育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城乡人口管理服务信息化和公共安全科技信息化等多方面,让百姓过上有“科技含量”的现代生活。
据丁小斌介绍,规划提出,成都将普及学校信息化终端设施,构建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实施网络远程教育,建立覆盖学历、非学历、职业教育、市民教育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终身学习平台。
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方面,将以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为核心,建成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共性平台,实现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卫生管理、医疗保障、药品监管等多方业务协同,实现市民健康“一卡通”。此举将使成都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国内一流。
城乡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以推进城乡居民自由流动为目标,加快建立以身份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障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
推进“智能城市”建设,积极支持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和政务信息化,形成城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通渠道。
关键词:优化环境
知识产权信息平台连通欧美
规划提出,成都要创建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据丁小斌介绍,围绕创新载体建设,成都将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中建成25家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21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建设。
围绕创新主体培育,成都将大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将达到150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20家。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根据规划目标,到2015年,创业投资资本达100亿元以上,科技保险金额累计将达500亿元以上。
此外,成都将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十二五”期间发明专利申请量将年均增长15%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全面建成全国一流知识产权强市。
成都将推动成都高新区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支持成都经开区等园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国家及欧美发达国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知识产权信息的互动与共享。到2015年,将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0家、试点企业20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0000件以上。
成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在“十二五”期间将达到135万人,建成全国一流的科技人才强市。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