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擂响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激越战鼓,各地项目攻坚如火如荼。
一条上升曲线跃然眼前:从2008年至2010年,实现1400亿元投资总量;连续两年,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五,继续领跑川东北。
探寻快速发展的背后,项目建设用地得到了有效保障。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主动作为,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用地近11万亩。尤其是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争取到用地指标6.5万余亩,相当于过去10年土地报征的总和。
增强执行力
为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巴中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加快优势产业培育,就必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把最好的资源配置给最好的企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宏建对招大引强、择优招商、重在选商的产业培育之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中,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始终坚持服务发展不动摇,为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近年来,为工业园区建设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7.2万亩,为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资产运营提供土地3.7万亩。
车行于嘉陵工业园区,宽阔笔直的园区干道纵贯南北、横跨东西,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排列其间,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大开放、大招商的浩荡东风扑面而来、势不可挡。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畅丰车桥、香雪制药、通产玻璃、鹰金钱食品等74户优势企业齐聚嘉陵工业园区,10平方公里产业园处处皆闻隆隆的机器声。
记者来到被誉为发展产业“一号工程”的巴中化学工业园建设工地,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施工场景。前不久,随着晟达化学新材料园的成功奠基,标志着我市培育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重点的战略支撑产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化学工业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整个园区的快速推进,得益于用地得到了有效保障。
今年初,经我市与省国土资源厅就巴中化工园区规划与建设情况进行充分协调,短短几天内就拿到了化工园用地批文。与此同时,我市还及时编制“9+2”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拓展用地报件,争取追加指标6750亩,列全省第二位。
截至目前,全市产业园区面积从不足20平方公里迅速扩展到6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598户,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262个。
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为的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再造一个工业;加快城市发展,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加快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努力夯实发展基础。如何从目标演变成现实?关键在项目!而项目能否落地,关键在是否有用地保障。
近年来,巴中着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广南高速、南大梁高速、成德南高速、南巴高速、兰渝铁路、机场改扩建等交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快速发展,是我市历史上交通建设项目最多的时期。为此,全市累计提供用地3万亩。
下中坝新区建设3条干道相继竣工;江东新区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北部新城将城市骨架拉大近6平方公里;望天坝、清泉坝、五里店开发建设形成加速之势。短短几年时间,为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资产运营提供的土地达3.7万亩,促进了城市建设上档升级。
增强发展意识
坚持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并重
“不能因供地紧张,而放走一户好企业。”市国土资源部门一方面整理土地挂钩项目,另一方面狠抓闲置低效用地清理。
一番思索,思路大开:增强发展意识,坚持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并重。
一块块碧绿的菜畦昭示着大地的恩赐;一块块麦田、一片片果树林孕育着希望。在大地上,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曾经是不毛之地,通过土地整理、“四网”配套,变成了农业产业化基地。
记者在大通镇梓潼庙村看到,原来的坡薄地,改造成了1000多亩良田沃土,渠网、路网配套,成片的柑橘树郁郁葱葱。梓潼庙村的土地整理仅仅是我市土地综合整理的一个缩影。
一组数字述说着成就:5年来,先后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50个,获得用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7500亩;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7.6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34万亩,实现了耕地占补持平有余;依法收回闲置土地1888亩,总价值近15亿元。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有限资源配置给最好企业的理念,凡不符合产业定位的,凡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一律不供地。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市挖潜新增加建设用地1.2万亩,节约了土地资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保障发展用地的同时,我市还把抓好土地收入作为保障和推动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现了经营性用地百分之百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实现了商品住宅用地百分之百拍卖出让,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增强服务意识
开辟重大项目“绿色通道”
燕京啤酒项目入驻后,投资一增再增,产能由最初的10万吨,扩大到现在的40万吨。公司总经理吴永阳坦言:“项目用地从报征到土地办证的全过程,均有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办理。我们则集中心思谋划企业发展。”
汇源果汁、畅丰车桥、日上车轮等投资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纳入政府部门“项目秘书”代理服务范围。对灾后重建项目、扩大内需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行限时办结制,开辟畅通的绿色通道。
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我市缩减项目用地报批时间,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项目,实行特事特办、繁事简办、随件随审、紧事快办。
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同时,市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改善为己任。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近年来,已累计完成红层找水打井任务16万余口,解决了56万旱区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市国土资源局承担了42万平方米的还房建设。他们冒高温、斗酷暑,在短短110天内,确保了2万多被征地拆迁群众安居乐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上下矢志建设美好、造福百姓。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