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12月,前门大街上第一次出现了沿着铁轨、开动时发出“当当”声音的有轨电车。在运营42年后,1966年5月“当当车”退出历史舞台。时隔42年后的今天,“当当车”再次重新驶回前门。两个42年,是巧合,更像是历史的刻意安排。
如今,前门大街上对开的两辆“当当车”是依照1924年北京最早引进的老样式并参考1952年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老52型”复原制造的。新版“当当车”两端均设有驾驶台。但与以前不同的是,新式的“当当车”采用超级电容,抵达终点后只需要2至3分钟即可完成充电,不需用立杆架线,保证了大街的景观。两辆“当当车”将在御道两侧对开运行,设计时速6至8公里,同时可容纳84人乘坐。
不过,记者也同时了解到,此次8月7日前门大街正式对外开放时,由于“当当车”车辆性能调试尚未完成,所以暂时还不能进行商业运行,游客将无法乘坐“当当车”体验老北京特有的历史风情。
本报记者 张 楠
制图 艾姗姗
摄影 程 宁
|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