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据《证券日报》报道,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姗姗来迟,是十年来最晚召开的一届。市场观察者普遍认为,这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国务院专家透露,会前两个月的密集调研中,领导人的观感与各个部门的宏观数据间,未必完全一致。由上至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所有市场主体也并非均等利好。
七八月开始收集材料
每年七八月开始,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就开始紧密检测收集与中央工作会议有关的材料。各部门上报的材料由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这个小组是中央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其下设数个专门领域分局。
现任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温家宝,副组长为李克强,秘书长是王岐山。办公室主任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兼任,会议报告由其组织写作组。秘书长对报告文本的影响也较大。领导小组成员还包括,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办公厅、有关经济工作的组成部委和直属的金融监管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相对利益中立的直属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副主任。
发改委参与报告较多
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次参与会议报告撰写的研究员对记者说,尽管中央部委之间有例行的月度季度数据互送,但因为职能定位的划分,及其代表的行业群体不同,还是影响各自对数据趋势的判断。譬如,发改委更重视稳定物价;商务部更多强调保护外贸出口。此外,工信部仍具有许多行业管理职能,亦有较大发言权。
“因为办公室常设在发改委,近年来发改委系统参与起草的人较多。”一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多次参与过材料撰写的专家说。今年,又有数位发改委系统的学者进入写作组。
两会报告将修正用词
即将到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释放最重要的政策信号。其后各个经济部门也将在12月召开系统内的年度会议。年复一年,这个机制维持着全世界最宏大的市场的调控工作。下一个调节宏观政策的时间窗口,是来年的全国“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撰写中,将修正一些用词。除零星几次特殊情况外,几乎未对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主旨作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