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稳定政策的支持下,本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持续走低。昨天,北京房地产协会发布北京新建普通住宅房价和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北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13914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成交均价即北京房价控制目标14847元/平方米低6.3%,全年房价控制目标有望顺利完成。
11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每平方米21004元,同比下降5%,7个月以来首次实现同比下降;二手住房成交均价每平方米17061元,已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0.7%。居民家庭首次购房比重连续第9个月维持在九成左右,投机投资性需求基本挤出,刚性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楼市“拐点”仍不明显
此前,市场上对于11月房价产生了很多预测,其中音调最高的是“楼市将出现明显拐点”和“商品房均价将跌破2万元”。但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表示,从数据上看,“拐点”和“均价破2万元”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
对于目前的降幅,陈志表示,从今年7月起,房价的波动已经趋于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11月里,全市在售项目185个,其中价格下降的26个,持平的155个,合计占97.8%。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及生态涵养区四大主要供应区首次出现整体向下态势,“降价换量”项目由通州向大兴、房山、昌平等近郊热点区域蔓延。
库存13万套无需太担心
近期,本市新建住宅库存已经突破13万套。对此,陈志认为无需过于担心。
“13万套库存中包括了两万多套的保障房,而保障房从摇号到签合同大约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说,这两万多套在一定时间内都是沉淀在库存中的。”陈志说。
同时,在上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本市新建住宅库存曾突破14万套,但随着2009年相关政策的出台,高库存量在半年内就被消化。随着房价稳中有降目标的实现和居民收入增长7%目标的实现,北京购房人购房支付能力将得到提高。
不过,商品住宅库存量达近几年来的高点后,市场已逐步呈现买方市场的特征。
降房价为CPI增速“刹车”
昨日同时公布的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11月北京房价的下降主要体现以下特点:首先,与8月到10月房价结构性下调不一样,11月各区域价格出现了普遍下跌:四大功能区的一手房成交均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
“从统计机构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房价的下降至少是减弱了CPI的增幅。”陈志说。相关分析师表示,在年度整体房价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年底价格将出现下探趋势。关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可以确定的是,明年房地产政策调控的主基调不会发生变化,政策松动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执行的限购、限贷等政策松动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将在明年会程度不一、方式不一地继续。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