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房地产调控正在步入下半场。自去年初开始,至今年上半年,可称为上半场,其特征是:政策持续加码,成交量萎缩,价格涨幅回落。下半场的特征将是:政策紧缩至高限,成交量趋于平稳,部分城市价格有所下跌。
近期,宏观政策面,货币政策已不太可能大力度加强了;房地产政策面,“二三线限购”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台州、衢州等出台的限购令,明显属于“从宽发落”。而相当一部分房价涨幅偏高的城市,诸如廊坊、韶关、秦皇岛、烟台等,纷纷主打“限价牌”,限制新售楼盘的预售备案价,而对限购则敬而远之。
其实,很多人没搞清楚一点,限购只是手段,而目标却是房价。房价控制目标才是关键,因为今年初的“新国八条”,明确提出将“此物”列为问责对象。遗憾的是,600多个城市政府,都将房价控制目标定为不高于GDP或收入增幅,仅有北京限定普通住房价格“稳中有降”。那么,限购与否的主动权,其实是握在地方手中的,若能完成房价控制目标,凭什么一定要被限?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中,正由于在房价控制目标制定中落于下风,才导致当前限购上的被动。政策紧缩的力度,到此也就终结了。
中国楼市是政策市,政策一旦松动,则市场离复苏也就不远了。比如,2008年月10月,国家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房地产调控也大大松绑,而楼市在2009年3月迎来持续反弹。值得关注的是,本轮经济政策和楼市政策已经“见底”,但接下去的放松节奏,却没2008年那么快,力度也没后者那么大。
在此影响下,未来半年左右,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仍呈探底态势。
至于价格,上一轮楼市调整,是在2008年8月下拐,持续小跌了6个月时间。本轮房价调整,预计比上一轮跌幅小、步调慢。明年下半年,早则二季度,将步入小步复苏、回暖通道。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