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国家统计局将于今日公布11月份中国主要经济数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农产品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以及翘尾因素的减弱,通胀在11月份将会得到进一步缓解,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下行跌破5%。
但孙立坚同时也强调,虽然11月份CPI将会降到5%以下,却不代表通胀压力已经完全释放,仍然要警惕通货膨胀的“假摔”。他表示,中国现阶段还不能过多地投放货币,否则会重新陷入通胀的危险局面。
央行于11月最后一天宣布,自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媒体普遍认为,这是给市场一个明确信号:货币政策的重心已经从控物价转向保增长。这一政策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下行。
孙立坚认为,随着CPI的回落,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加大了。他表示,这不是说为了多投放钱,而是为了迎接更加汹涌的流动性泛滥。现在必须把存准率降下来,否则这么高的存准率,如果再来一波流动性泛滥,就连一点调整的空间也没有了。现在就是要尽快释放存准率的空间。
据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