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谓亮点纷呈。其中,全市未来5年将累计实现“40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更让与会代表、委员兴奋不已。4000亿元投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巴中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投入将达到3250万元。如此高密度的资金投入,不要说在巴中历史上绝无仅有,就是放眼全省,恐怕也不多见。
巴中最主要问题就是发展不足,发展不足的核心问题在于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没有充足资金,我们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交通网络建设,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巴中距离中心城市的“边远”问题;没有充足资金,我们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水利体系建设,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农村困于水而萧条、农业困于水而弱质、农民困于水而致贫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充足资金,我们就不能推进现代能源和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各类现代产业在巴中落地生根并蓬勃发展的问题;没有充足资金,我们就不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巴中可持续发展问题……现在可好,4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可望达到80%以上)把各种困扰消于无形。
“全市未来5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奠定了巴中实现“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底气,夯实了巴中实现“与全省同步小康”的基础,如此美好规划和愿景,怎能不让与会代表、委员,乃至人民群众兴奋不已。想当年,巴中因为基本建设资金奇缺,仅为修一条68公里长的山岭重丘二级公路(唐巴公路巴中主城——下八庙段)就不得不举巴州区全区之人力、物力与财力,以致参与修路的巴州区鼎山人在路旁的山崖上刻下了“过路莫忘鼎山人”七个鲜红大字,其情其景,堪称壮怀激烈!
统筹城乡,重点推进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毫无疑问,“全市未来5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的资金将主要来自中央和省两级政府,这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国家正在兑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的诺言,我们应该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二是充分证明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正确性,我们应该更加坚定不移抓发展。因为,没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发展与积累,国家是不可能拿出这样多的资金用于巴中发展;三是要饮水思源,要用好4000亿元中的每一个铜板,要让每一个铜板都来为实现“同步小康”出力。否则就是对党的恩情、政府关怀、人民厚望的亵渎。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