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目标 瞄准国家卫生城市
古老巴中城,经过“以江为轴、拥江发展,跨江东进,北拓南延”战略进军、“拥江主城、产业新城和北部新城”三城同构的创业布局、突出山水田园城市特色,走到2011年10月下旬。在这个既定的特殊时刻,将以举城之力取得的创卫成果,等候省级专家组复审验收。
自从2003年建成省级卫生城市,2007年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今年,按照规定再次迎来省卫复审。5年来,这里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市日常管理持续强化,市民卫生习惯持续规范,城市品位持续提高,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但巴中并不苟于既安,新形势又迎来了挑战和机遇。201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确保省卫复审顺利过关的基础上,必须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要紧紧抓住这张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名片。
2010年5月,巴中成立以市委书记为名誉指挥长、市长为指挥长的创卫指挥部,三区政府强势启动巴中城区创卫工作,从此掀开了创国卫的新篇章。
全员行动 创卫擂响攻坚战
“今天不跳舞了,都去大街上捡渣子!”市老年体协的罗太婆手里拿着一把环保袋,向碰到的太婆每人发一个。在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动员下,工人、学生、机关干部、自由职业者纷纷来到街头,担当创卫志愿者。
货车不再进城了,的士摩托车不再满街乱窜了,清扫后的街道也无人乱扔乱吐了。“快来看快来看,我们隔壁的李老三义务清除一周‘牛皮癣’,都上报纸了,瞧他笑得多开心!”创卫典型和创卫进度一起,被媒体带到千家万户,今天做啥,明天做啥,市民人人心中形成一本“创卫账”。在多方推动下,创卫工作涌现出无数典型,“垃圾书记”、“守街局长”、“工地大队长”等先进人物层出不穷。
深入推进 创卫捷报频传
建成区81平方公里的,在5年的创卫奋战中,各项指标硕果累累。
制定了《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市、区、街道、社区的四级健康教育网络,主流媒体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中小学健康知识知晓率均超过省级卫生城市标准。
城市设施齐备。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厕80余座,治理泥泞路、烂面路、断头路34公里,美化临街建筑立面近4万平方米,添置果皮箱5000余个;2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05%、38.12%、8.65平方米。
城市管理严格规范。5年来街头“五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容、交通、工地、广告、市场等五大秩序良好。清扫保洁率和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居民区生活垃圾袋装率达95%。
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投资5000余万元修建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疾病防控严格到位。建立健全了四级疫情报告制度和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网络。近几年医院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达到98.2%。
病媒生物防制全面消杀。先后召开动员会议15次,市区组织自查活动10次,投放灭鼠毒饵400余吨,杀虫原剂10000多公斤,通过自查,鼠、蝇、蚊密度已初步达到了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蟑螂密度控制在省级卫生城市要求的范围内。
单位和居民区卫生定期检查。小区切实做到了环境整洁、道路硬化、下水道通畅、环卫设施完善;全市已建成安全、卫生、文明小区170个,三区建成县、市、省级卫生先进单位429个。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