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绸都”、“三国文化源”之称的巴中,从古到今,都被视为嘉陵江畔的璀璨明珠,宋代诗人邵伯温曾以“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赞叹巴中。根据巴中城市总体规划,我市以打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山水城相融的城市为目标,建设“低碳、生态、宜居”。
10月9日,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我市着力构建“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园中、园在田中”的城市。力争到2015年,主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山水城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年过七旬的王国力缓缓行走在市滨江中路,不禁感叹道:“巴中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啊!”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随之加快了步伐。
据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契合山水田园城市的发展理念,依托本地丰富的江河水系、自然山体、风景林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充分利用巴中发达的河流水系,以城市重要景观河道,如嘉陵江、西河、潆溪河、清溪河、泥溪河等河流为主体形成了“水网蓝脉”。加快城区内的下中坝东湖公园、西华体育公园、上中坝生态湿地公园、气象公园等公园的建设,并在城区实行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广场绿化等绿点建设,在沿河流和城市主要道路设置绿化带等实行绿线改造,将绿点、绿线与风景林地、城市公园、湖泊水面等绿面相结合,构筑相互联通的绿色网络,形成“蓝脉绿网”的城市绿地系统,建立起城市生态体系,将打造成一座以山、江、洲、城共融的山水田园城市。
大城小镇齐发展
“秉承山水田园城市的理念,我市突出城市核心景观带的打造,未来发展将形成沿嘉陵江、西河、螺溪河、荆溪河、清溪河、泥溪河贯穿城市的景观带,连接城市中重要景观区、历史遗迹、公共开敞空间、生态公园、公共绿地等景观要素。沿嘉陵江规划了小龙公园景观区、清泉湖休闲景区、城区段滨江公园景观区、南门坝滨江公园景观区、359度风景休闲景观区等多个以水为主题的大型景观区。并利用雕塑、广告等公共艺术的系统建设与控制,充分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特点和功能,城区分成体现城市现代风貌以及山水城市特色的顺庆中心区、滨水区域建设风貌最为独特的江东区、集中体现山水城和谐关系的白土坝-燕儿窝片区、集商贸居住休闲及现代产业园区为一体的潆溪-荆溪片区、既能体现功能特征又能与自然地势良好结合的青莲-老君片区、城市重要的入城景观和郊区自然景观相融的嘉陵都尉-西兴片区、随嘉陵江蜿蜒延展建筑为主的嘉陵文峰片区、塑造具有现代风貌的物流园区小龙-龙门片区,以及体现现代化产业新区风貌特色的河西产业新城片区。
建设宜居家园
为打造山水田园城市,我市始终以“宜居”为最终目的,让市民身处山水田园中时,依然能感受到现代都市的气息。
作为嘉陵江沿线的城市,在充分保护利用现有山、水、田、园资源基础上,加强城区、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绿化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重视城市广场植物造景和庭院绿化美化,在城内布置一些规模在600平方米左右的便民、利民街头小型绿地。加强城区交通干线、江河两侧绿化,做到“一路一树、一路一景、四季常青、绿荫连片”。对城区主干道实施拆墙透绿改造,使单位内部绿化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形成大体量、通透式绿化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