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从多个渠道获得证实,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已被有关纪委部门带走调查,尽管具体细节尚未披露,但在中国粮食主要产区由上至下接连发生贪腐等案件已让中储粮的角色遭受质疑。
在李长轩落马之前,相继有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及其襄城分库、安阳直属库滑县分库、河南周口直属粮发生多起贪污腐败以及携款潜逃事件。今年12月8日前后,李长轩落马的消息在粮食行业内逐渐流传开来。
中储粮一位地方粮食局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地方粮食系统能不能吃上饭,能吃多少,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储粮的脸色。
中储粮本身并没有如此之大的“魔力”,但是近年来的政策性粮食收储让中储粮在粮食领域已经建立了无人能及的优势地位。
为了保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收入的持续增长,近年来国家每年都公布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并对大豆等粮油作物进行临时收储,为农民收入提供托底支撑。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储粮政策性粮食收购数量总体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合5.308亿吨,中储粮当年收购的粮食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8.6%。
按照国家公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制度,以水稻为例,收购1斤水稻可以获得每市斤2.5分钱的补贴,小麦与之类似。在河南这样的粮食大省,中储粮直属库较多,但也无法做到每个县都有一个直属库,必须委托地方国有粮食系统或者民营的粮食贸易商代为收购,让谁收不让谁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储粮,只有中储粮同意或者认定的贸易商才能拿到粮食收购的补贴,因为粮食收购的补贴由财政部统一拨付给中储粮,中储粮再逐级下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