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内第二次降息与前一次降息的时间间隔非常短,与2008年类似,降息的目的是银行给实体经济让利,促进实体经济回暖。此次降息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被视为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再一次推进。
昨日晚间,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市场对此几乎措手不及,但大部分观点认为央行在不到一个月之内的两次降息(上次降息是在2012年6月8日)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比想象的差,降息或对遏制经济下滑势头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此外,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内第二次降息与前一次降息的时间间隔非常短,与2008年类似:2008年三次降息时间——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今年两次降息时间分别为6月8日和7月6日。
为何非对称降息?
此次降息是央行近年来首次非对称降息。一般而言,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同步降低,利差不变,称为对称降息。如果不是同步就是非对称降息。
那么,非对称降息,对经济有何影响呢?“降息的目的是银行给实体经济让利,促进实体经济回暖,稳增长意图非常明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如此认为。
再次非对称降息,一是刺激内需,二是将银行盈利转给实体经济。”经济学家李迅雷也如此认为,他表示“如此看来,今年货币政策的空间要大于财政政策了,因为财政预算若要超支缺好项目支持,且在产能过大、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制造业的投资意愿不足。若此判断成立,则下半年至少仍有两次以上降准和一次以上降息。但助推经济回暖需滞后体现。”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也称:“再次下调基准利率,降低资金成本,边际利润增长,有利于释放有效投资需求。综合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及刚出台的通过价格优惠吸引民间投资一些公共领域的政策,稳增长政策的效果会很显著。中国经济稳定是对全球经济最大的贡献。”
贷款浮动何以再度扩大?
需要指出的是,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也较上次降息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降息安排,一方面意在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则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拓宽道路。
“选择非对称降息,一是为刺激内需,二是可以将银行盈利转化给实体经济,有利于实体经济的振兴。”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
资料显示,央行上次选择非对称降息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倒闭后不久。而今年这次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基点相差6个基点,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决策部门关照储户和企业利益的意图。
“此次降息还进一步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也可以被视为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再一次推进。”郭田勇表示,扩大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将使得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进一步缩窄,迫使银行让利,也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上次降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次进一步扩大为0.7倍,继续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次加速。”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
专家指出,通过利率浮动的范围,使利率由管制走向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将资金价格的定价自主权交给商业银行,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更合理配置,最终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纵深·联动
世界两大央行先后降息
欧央行主导利率降至历史最低
昨日晚间,中国央行出人意料的降息,而就在我国央行宣布降息之后不到一个小时,欧洲央行就宣布降息:欧洲央行将再融资利率由1.0%下调至0.75%;将边际贷款利率从1.75%下调至1.50%,利率决定将于7月11日生效。
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去年11月上任后曾降息两次,第一次是在11月3日,第二次为12月8日,均降息25个基点,而此后六次会议均维持1%基准利率不变,至昨日终于再度降息。
而昨天下午,英国央行宣布追加500亿英镑量化宽松至3750亿英镑。英国央行此前把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2%下调到0.8%,表示欧债危机依然是英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威胁。
中国央行宣布降息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近1%,欧洲宣布降息后,国际原油价格立马就掉了下来。美元指数则在欧洲宣布降息后“一柱擎天”。同样受影响的还有黄金等的价格。
纵深·原因
6月7日,央行才降了一次息,且为三年内首次降息。差两天才到一个月,央行就再次降息。“第二次降息!节奏之快,出乎意料!”上海某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如此感慨。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或许是因为通胀及经济增速双降。
降得突然或因通胀和经济增速双降
“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宣布降息,充分体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连续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利率合计下调了50余个基点,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贷款利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企业信贷需求,从而防止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
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分析说,国内生产领域已出现通缩,央行在6月数据公布前突然降息表明形势仍很严峻。央行降息一方面是为降低投资的资金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改变负利率状况,让百姓受益。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认为,此次降息超出了市场预期,“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即将公布的6月经济数据可能更糟”,向威达分析,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6月的工业数据、经济增加值的数据将可能远远低于市场的预期。向威达预计,6月CPI可能下滑至2.5%,这说明通胀压力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央行此次降息出乎意料,而且是非对称降息,说明政府担心经济减速情况,同时6月份经济数据符合瑞银对经济前景不太乐观的预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